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2章 矛盾

關燈
第32章矛盾

直到昏迷不醒、鮮血淋漓的魏元忠被人給擡出了金鑾殿,武皇方才嘆了口氣,又緩緩坐了下來。

滿朝文武也都驚魂未定,沒想到今日早朝竟然會發生這種事,這個老宰相為了對付張氏兄弟,以死進諫,也當真是足夠剛烈,朝中的“好人”由衷佩服;朝中的“壞人”真心害怕。

單是能夠把想法說出來就已經跟整個朝堂上面的官場氛圍格格不入了,更何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鬥爭精神,從理論到實踐,能夠知行合一,魏元忠這種人,世上少有啊!

文武百官都搖頭慨嘆,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沒有幾個人願意在朝堂的地面上留下這麽一灘鮮血來。

其中更有深谙官場之道的大臣悲涼地看了看地面上觸目驚心的鮮血,知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血實在是白流了,除了讓親者痛仇者快以外,別無用途。

難道是因為魏元忠不會好好去跟武皇講道理?為什麽非要用這種手段來進諫呢?不是因為他傻,而是這個世界許多時候本身就是不講道理的,所以講了也沒有用。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有些人也很聰明,他們知道講什麽、做什麽都沒有用,於是幹脆學會適應這世間的法則,什麽也不說、什麽也不做了。而有些人則不同,他們也並不傻,甚至同樣是聰明人,但是他們照樣要去說、要去做,也許結果什麽也改變不了,但他們依然認為值得,這是那些只考慮利益得失的人不會明白的。

那些只考慮有沒有用、結果如何的人,自然會把那些橫沖直撞的人當成傻子,因為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不合理智、沒有好處,所以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可這世上就是有那麽些人,他們就那麽活了,像張氏兄弟眼中的“瘋子”,像滿朝文武眼中同情的對象。或許像魏元忠這種人,他自己是不會太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和感受的,甚至連他自己都不完全明白,為什麽自己要像個不可理喻的瘋子、傻子那樣去做一件沒意義的事情,但是,他依然這麽做了。

現在他被擡出去了,他有些荒唐又淒涼的身影離開了今日早朝的這個舞臺,然而朝堂上這場戲還沒有演完。

就在滿朝文武都想當然地以為魏元忠這件事已經是今日朝會可能發生的最刺激的一幕時,他們緊接著就要為下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而目瞪口呆了。

“諸位愛卿,”武皇神情有些疲憊,“關於河北道叛亂的事情,你們都有什麽意見,都提出來吧。”

話音剛落,突然武三思、武懿宗和好幾個武姓親王同時出班。

“陛下,”他們幾個人竟然異口同聲地直接開口說,“臣等聯名彈劾現任魏州刺史狄仁傑裏通外邦,背叛國家,欺君罔上,勾結匪徒,意欲顛覆江山社稷,擾亂天下承平,實乃罪不可恕。陛下前段時間告知滿朝文武,說狄仁傑稱魏州城裏有契丹人意圖謀逆,然其手中卻並無絲毫證據,純粹是口說無憑,僅僅是派遣一名管家回京,又能說明什麽?他竟然敢要求陛下準許他從邊境調兵進入國家內地,並且所調動之人竟是他狄仁傑親自舉薦的、幾年前的契丹投降將領李楷固和駱務整二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本就非同尋常,如今又刻意要把駐守邊疆的邊防大將調往內地,並且還是先斬後奏,完全是此地無銀、欲蓋彌彰,這不是他狄仁傑謀反的證據還是什麽?所以臣等在思考了數日以後,決定再次彈劾逆賊狄仁傑,因其意圖犯上作亂之陰謀已是昭然若揭、有目共睹,望陛下盡早下旨,把如今謀逆尚且未遂的主謀狄仁傑迅速傳回京師受審,讓三法司盡快破案,調查出參與了謀逆行動的一切逆黨,斬草除根,以絕後患。臣等懷疑,狄仁傑並不一定就是唯一的幕後主使,說不定參與陰謀的幕後黑手還另有其人。”

他們一口氣說了這麽一大段的言辭,竟然是異口同聲、絲毫不差地一齊背誦出來的,滿朝文武對他們準備工作的用心程度非常敬佩,也因為觀察到了他們自從前段時間得知了狄仁傑在魏州的事情以後處心積慮、費盡心機地去彈劾這件事,而深刻地感受到了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湧動、波詭雲譎的權力鬥爭。

可這件事的古怪之處就在於,武皇明明已經表態說,她已經準了狄仁傑的調兵計劃,因為她相信狄仁傑。然而,在面對此後武姓親王的時候,她卻也不曾表示過對他們不斷上書彈劾的否決,也就是說,武皇似乎同時既支持狄仁傑,又不反對武姓親王對於狄仁傑的控告。所以這些武姓親王才繼續不斷地上書彈劾,正是因為武皇並沒有更加明確的態度可以說明她心裏到底是向著誰。她已經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種矛盾當中……

“哼,”張柬之冷冷一笑,“我能不能說,諸位王爺是在誣告呢?”

“哦?”武三思也冷笑,“張閣老又要替同黨辯護了?”

“梁王,”張柬之淡淡道,“皇上那日可是親口說過,她相信狄閣老,現在你卻仍然控告狄閣老,莫非是說,皇上對臣子的相信,有錯?”

“張柬之,”武三思也冷冷道,“你不要血口噴人,本王何曾說過皇上有錯?只是奸佞小人太過狡猾,聖上一時被其蒙蔽,也是可能的。我們只是希望皇上能夠得知真相,難道還有什麽別的意圖?”

“梁王,”敬暉陰陽怪氣地冷笑,“你剛剛說,是奸佞小人太過狡猾,所以皇上被蒙蔽了,是嗎?”

“怎麽了?”

“哼哼哼,”敬暉冷笑,“如此說來,皇上在你口中,實在是不太聰明啊,竟然隨隨便便就能被人蒙蔽,而且還是奸佞小人,蒙蔽了英明的陛下,看來梁王認為皇上真的是不聰明啊!”

武三思不動聲色,“俗話說:‘盜雖小人,智過君子。’……”

“皇上是君子沒錯,”敬暉陰陽怪氣,“梁王的意思我們都聽明白了,盜賊小人隨便哪個都比皇上這個不聰明的君子要聰明!而且還有一群人也比皇上要聰明,那就是你們諸位王爺,因為皇上都被蒙蔽了,你們幾位卻還沒有被蒙蔽,還能讓皇上知道真相,你們難道不比皇上聰明?盜賊奸佞、地痞流氓、痞子無賴、無恥小人,還有聰明的諸位王爺,你們都比皇上聰明!梁王,這是你的意思吧?”

“哈哈哈哈哈!”武三思不怒反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你們幾個自以為聰明,花言巧語,以為自己無敵於天下?你們這麽囂張,以後不知道結果如何?”

“王爺,”桓彥範道,“我們只是不能任由你們隨意誣陷太子殿下,並沒有針對你們諸位王爺。”

不料這話一出,那些武姓親王都好像一下子抓到了他們幾個人的把柄似的,一齊大聲喊叫了起來。

“我們沒有任何一句話提到了太子殿下,他們卻主動提及,說明他們幾個人經常會去聯想到太子殿下,而且聯想的原因跟我們所彈劾的內容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這幾個人才會忍不住地為、跟我們控告的這件事有關系的太子辯護,這說明我們的猜測沒有錯,狄仁傑這件事就是與太子殿下有關,我們雖然也都非常不願意這麽去想,然而這就是事實,就是真相!我們沒理由非要去陷害狄閣老和太子殿下,雖然我們彼此之間有一點政見不合,在治國理政之事上略有著一點分歧,但是我們還不會卑劣到要去無憑無據陷害忠良,或者是無緣無故調兵國家內地,做出這等謀逆的罪孽來!還望陛下明察!”

“一派胡言!”太子黨的那些人也都忍不住了,畢竟現在矛頭已經明確地指向了太子,他們不跟著辯論也不行了。“你們這是有意要把話題和矛頭強行指向太子殿下,你們這就是誣告陷害!這件事原本最多也就只是跟狄閣老有關,正常是無論如何也扯不上太子殿下的,但是你們卻不斷地向皇上暗示這件事的背後還有別的主謀以及黨羽,這不是故意要把皇上引向太子殿下有著巨大嫌疑這種局面上來嗎?也許這件事原本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叛亂事件,最後卻被你們這些居心叵測之人強行扭曲成了跟太子殿下有關的謀反案件。”

“胡說八道!”親王們也大聲喊叫,“是個人都知道,你們幾個是太子黨,你們為太子辯護,未必是出於公心,而是為了提早巴結,好在以後享受榮華富貴!但是你們為了巴結太子殿下,就連是非對錯都不管了,你們這不是無恥之人嗎?!是個人的都知道,那群契丹人當年造反,喊的口號就是‘何不歸我廬陵王’,之後,你們太子黨的領頭狄閣老又舉薦了那兩個契丹將領,現在這兩個契丹人又有著通敵嫌疑,跟著突厥一塊入侵,而且就在狄仁傑這件事沒過多久就發生了,難道狄閣老完全無辜?如果狄閣老確實有什麽問題,那麽太子殿下還能完全無辜、沒有任何問題?”

太子黨繼續反駁,“就算狄閣老確實有什麽問題,這也不能證明太子殿下也有問題,難道僅僅因為你們所謂的太子黨就把滿朝文武大臣都跟太子殿下聯系起來?如果這樣是正確的,那麽滿朝文武還都是皇上的臣子呢,莫非他們當中隨便什麽人做了什麽壞事,也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管不了那麽多,所以縱然有人做了什麽不好的事,也不能因此而怪罪皇上。同樣,太子殿下就能管得了一切嗎?既然管不了,為什麽你們卻要把一切都往他身上套呢?”

親王們也反駁,“我們哪裏有把一切都往太子殿下身上套?現在是你們太子黨的人一直在牽扯太子,我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提及太子殿下,是你們一直把他牽扯出來,這恰恰說明你們和太子做賊心虛,所以首先把太子拋出來,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太子被我們當先控告說出他跟這件事的關系,然而你們弄巧成拙,結果卻是欲蓋彌彰,更加說明太子有問題,你們太子黨的所有人,都有問題!你們太子黨跟這個陰謀脫不了幹系!”

這幾段話還是他們雙方爭吵當中相當理智的人說的,其餘的只是大喊大叫、破口大罵,亂七八糟,不值一提。

“好啦,你們都不要吵了!”武皇也看不下去了,此刻金鑾殿中一片吵鬧聲,烏煙瘴氣,讓人感到厭煩。

皇上發話了,他們於是都沈默了。

“諸位愛卿,”武皇嘆了口氣,她有時候覺得真的很沒意思,“都累了吧?今日朝會,就到此為止吧。”

上官婉兒於是宣布散朝,滿朝文武陸陸續續離開了。

金鑾殿中空蕩蕩的。

武皇仍舊坐在這個世上人人都覬覦的寶座上,神情中滿是孤獨和無奈,空虛和寂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